如何应对水泥过剩的形式

      无论如何讲,个人认为频繁开停除了改善大气质量、促进行业效益外,负面影响诸多不利,能不能用其它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有,首先通过这些的措施,大致摸清了社会对水泥在各个时期的需求量,这就为下一步的措施提供了条件。

      一、是既然大家能够自律统一开停、能够联合涨价或降价,那么能否就各种牌号的水泥联合制定一个合理的利润指标或一个合理的价格呢?并且能够坚持下去呢?若价格稳定不涨不落,就可以减少急功近利的行为,其实水泥的社会用量就那么大,不会因涨价或落价而改变,只要自律都有销路。

      二、是既然明白了社会需求量,能否减少开停次数呢?比如根据不同时期的用量改统一停机为错开停机,这部分厂生产半年那部分厂生产半年。这样既减少了不利影响,也有利提高产品质量,因为这期间价格稳定,当然谁的好买谁的;谁的好就卖得快;由于没有多余的熟料,小型粉磨站自然会和大厂走联合的道路,提高水泥质量,32.5水泥是劣质的帽子也会被甩掉;也可以根据产能和社会需求量安排某单位的开停时间。若这些办法或更好的办法能够实施,必定会减少开开停停对自身设备或其它方面的不利影响,也能减轻行业垄断的嫌疑,还能促进水泥质量的提升,使行业的社会责任得到发挥,价格稳定,市场有序,长期的污染物指标会得到更有效的保证,使得吨单位产品能耗得到下降。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企品推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